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基础教学部(人文社科部)于5月19日下午在部门411会议室开展“大力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三学习----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活动由蒋翔副主任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蒋翔副主任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字字千钧,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和根本路径,深刻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己任和思想追求,是我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纲要。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言深意远,视野开阔,极大丰富了我们党对创办红色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极大深化了全公司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历史主动精神。
会上中文教研室张晓鸣老师和陈沁老师做重点发言,老师们认为中文课程要充分利用现代汉语的特点和优势,要注意凝练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生活。红色基因是我党我军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其蕴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鲜明的政治品格和高尚的品德修养等,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价值引领。人文社科教师在授课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教学目标要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教学过程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融合,在讲课时引用例据强调正能量,通过在课堂上开展经典作品阅读活动时,引导员工树立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感。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尹伶俐书记作总结发言,首先她对中文教研室张晓鸣老师和陈沁老师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对哲学社科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饱含激励,催人奋进,希望哲学社科老师以及部门全体老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在人文社科教学科研中注重深入挖掘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我们的自觉追求。
